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1又到了盘点一年所得的时候。从教两年多,因为一直有曾老师把舵,教研工作得以有声有色地进行。但语文三组独立教研的半年来,教学研讨反而受限于教研力量、教研氛围,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没有得到提升。作为教研组长,我委实汗颜。现将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名师领航,领略教学风采
回顾一学期来所走过的足迹,语文三组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新课程教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系列的教研活动,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
通过问题征集,确立了学期教研主题:有效整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另外,本学期教研工作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王崧舟“诗意语文”研究月、管建刚作文教学研究月、窦桂梅风格课研究月。通过对名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的观摩,再经思维导图方式,开放性评议名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的效果。
纵观当代名师,他们都是教学功底非常深厚的教师,绝不是仅凭巧干就能成为名师的。从于永正老师的《盘点自己》,贾志敏老师的《我是怎样备课的》,窦桂梅老师的《超越自我》等等文章中,我们可以寻找出名师自我成长的一个最重要规律就是勤奋好学。因此,我们除了进行视频学习,还对其教学思想进行了片段学习。通过知识的武装和课堂实录的观摩,习见名师的点滴智慧。
二、团队备课,凝聚教学智慧
本学期,语文三组侯莉莉老师代表晋江市参加泉州市小学语文课堂观摩评优活动,获得了一等奖;林惠玲老师参加晋江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片断评优活动,获得了一等奖;王美娇老师参加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小学语文读写互促的教学实践研究”公开课研讨活动,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中肯指点。显著的成绩鼓舞着语文三组的全体老师,也为学校荣誉添砖加瓦。
年轻教师的个人成绩离不开全体备课组的努力。在三位老师备战公开课的时候,在曾柏玲副校长的领导下,在韩国富老师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创意火花点染下,语文三组的老师们积极听课、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互帮互促成了语文三组进步的动力,集体的力量更是激励着老师们不断为学校荣誉增光添彩。下学期,我组必将再接再厉,勇创佳绩。
三、找准方向,克服教研短板
语文三组共六人,其中教学经验不满三年者占一半,期初所定的教研主题关乎习作方面,然而我组缺乏较强的教研力量,习作方面的公开课随意性较大,组内相互听课的效率不高,评课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我组本学期的公开课实效性不强。
下学期,毕业班面临着繁重的复习任务,因此教研方向应有所调整。建议五六年级进行教学知识的接轨——以课文为载体,共同挖掘文本的语用价值。另外,对于名师课堂风格的研究可以定位为一位,才能对该名师的教学理念进行通透的学习,避免浅尝辄止。
总之,扎实的教研工作应聚焦在教师最关注、学生最需要的方向上,避免一些假大空的形式主义。
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2花开花落又是一季,时间在点滴中过去,学期又要临近末尾,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顾这学期所走过的路,略作小结一番:我们三年级共有五名语文教师,五位活力四射的年轻教师。大家融洽的相处,俨然一个小家庭,这是我们共同教研的基石,快乐会孕育灵感,幸福会激荡奇迹,就在这其乐融融的小家中,我们共同编写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
一、听花开的声音……
学期初,我们在校教导处的指导下,梳通了整个三年级上册的教材,对处于这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初步的了解。每个人都在反复研读教材,互相交流彼此的感受、收获与疑惑,并分工梳理三年级上学期教材的说课重点,每位教师都将单元中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既减轻了工作的量,又更好地融合了大家的理解,在学期中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仔细聆听着他人的讲述与分析,查缺补漏,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二、看花儿在绽放……
花开花落是一季,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花儿的绽放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品尝了阳光的温润,一起欣赏我们的教研吧。
每周的周五语文教研会,大家都会凑在一起交流,或集体备课,或听课评课,或“五家论坛”……设计科学合理的思路,针对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力求解决实际问题。
1.研读教材,共同讨论学期教学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
2.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1)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各学科的模式课的立标活动,每一位教师都能积极参加各年级的语文研究课听课、评课活动。每次听完课,写下自己的感悟,在各位老师的总结提升中,大家对三年级的教材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与把握,也为中段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2)积极参与“常规课、立标课”等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部共推出校级立标课五节:潘老师执教《掌声》;吴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许老师执教《科利亚的木匣字》。我执教的《香港,璀璨的明珠》。李老师执教的《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每位老师积极上阵,投入课堂,狠抓课堂教学。每堂课在教授之前,全体教师都进行交流,共同撰写教学方案,不断借班磨课,不断提出意见,老师也在反复磨课中不断提升。此外,大家一起制作课件,达到资源共享,取得良好的反应。
3)针对现状,查缺补漏
本学期,我们组的每名教师将自己班里常出错的问题进行归纳,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谈论、检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将孩子不懂之处消灭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上也更有方向。
4)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本组采用一人一单元的方式进行归纳整理,一位教师对所负责的单元进行整理,选出重难点,制定教学环节,其他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理出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制作PPT大家共享,在教学中有效地突破了知识重难点的讲解。
三、品花之香蜜……
正如《蜂》中“酿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我们根据学生特点和新教材的特点,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课件,希望这样的努力和设计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让学生上课一开始就觉得语文课有意思。三年级,我们重点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做了探索。积极鼓励学生投稿,多篇学生文章在校刊上发表,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此处隐藏15058个字……3、组外教研二、加强学生书写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教研活动的开展。
1、集体教研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结合学校工作的安排共开展了十二次集体教研(见表)下面我就选其中的一个主题:同讲一堂课具体说一说。本学期,开学之初,我们组内的八位教师经过商量就确定了我们本学期同讲一堂课的主题是11《秋天的雨》并利用第五周集体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共同商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和初步设计了突破的方法之后,我们便投入了积极的准备之中。八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我们三年级组的同讲一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李丽主任的一句话说就是百花齐放。何福英老师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不同感受,同时也显示出老师超强的驾御课堂的能力。刘屏潇老师巧妙设计的写话练习:它把___色给了葡萄,一串串葡萄像_______。它把___ 色给了高粱,一棵棵高粱像_______。颇有新意。黄静老师整堂课思路严谨,并巧妙取材,利用一个调色盒将“五彩缤纷”一次解读的准确、深刻。臧艳双老师则将文章解读为一首优美的小诗。更让我们觉得欣喜的是刘爱忠、刘艳宁两位年轻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教学风格日益成熟,在同讲一堂课活动中受到了侯校长的赞扬。
2、随机教研,我们不仅开展了扎实有效的集体教研活动,平时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会及时地商讨,大到一篇文章的解读,小到一个字词的处理,本学期,我们随机教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生习作教学,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八篇学生习作,其中第四单元的写观察日记和第五单元的写传统文化是学生习作中有难度的两篇,我们不仅在习作的指导上进行了研讨,而且交流了部分较好的习作,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不仅在组内交流,还开展了教研组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我觉得这样的安排不仅仅是加强了组与组之间的学习,同时也增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最让我感动的是,在前一段时间,准备学校的研讨课和最近几天进一步准备区研讨课过程中,不仅是组内教师积极地献计献策,而且我还得到张志英老师还有张文喜老师、张卫东老师的热心帮助,张志英老师几次帮我听课,帮我反复地修改教案,我向他们真诚的说一声谢谢。
二加强写字练习的几点做法。
我们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学校安排写字最好的汤校长担任三年级写字课的教学。刚开学第一周,由于汤校长参加区教育局的会议,写字课没有上,学生是非常遗憾,第二周的周五第四节课是我们上写字的时间,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孩子们争着说第一节课的感受,言语中充满了对汤校长的赞美和敬佩。中午,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孩子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模仿着黑板上汤校长板书的字练习起来,后来,陆陆续续来到的同学,进了教室也很自觉地练写起来。有这样一个小插曲,由于周五中午根据学校的安排是读书的时间,当我站在讲台上提示孩子们接着上次读书的进度读书时,孩子们竟然没有任何声响,继续练字。
我明白了孩子们的意思,当然是成人之美了,我们的写字课不仅是孩子们喜欢,还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也是积极配合,在课堂上随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书写习惯,给予正确的引导。特别是自从开展了毛笔字的教学后,我们更是坚持和学生一起学习,如果哪位老师因为工作的事情实在去不了,我们都会很自觉地向汤校长请假,老师的以身师范也带动了孩子们写字的热情,相信孩子们在汤校长的引领下,一定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语文组教研工作总结15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我们的工作也步入了终点。本学期,语文大组教研组的工作在学校相关科室的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主题学习是有效研讨的奠基石。当我们教研主题确定后,就要对研究主题进一步的细化与分解,以便组内老师切实知道自己行动研究任务,增强研究的指向性与针对性。有了指向与针对明确的细化主题,接下来的就是围绕主题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包括理论学习,他人经验的合理吸收,同时反思自己先前的教学实践。
开学伊始,我们全组老师一次主题为“六新”的理论学习。我们再次认真研读了《温州市新常规》,了解了每个年级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转变观念,形成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课堂观、质量观。通过理论学习,每位老师明确了方向:必须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对各学段学生控制家庭作业量的刚性要求,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学科的作业量,把更多时间腾出来用于课外阅读、语文活动等综合性作业。课堂上,我们的课堂活动化,巧设练习,练习的内容更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精心选编,使课堂上能充分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同时,我们明确了市区级领导对语文学科的指导重点,引导教师们把脉住工作重点。作为学校最大的学科组——语文教研组,我们深深地感到应该始终站在课程改革浪潮的前头,为学校的语文教学,为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我们的智慧和才能。
二、活动呈现主题,精心策划分工
本组活动紧密结合校教科室和教务处科室精神指导,全面推行“推门课”、“预约课”、“精品课”等“四课联推”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组把研究的点定在课堂作业上,继续就“阅读教学中课堂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作为研究主题进行课例研究,通过设计课堂有效作业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是有效减轻孩子们学习负担,把作业时间挤进课堂,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在活动,我们以年段为团队整舰出发。每个成员我们进行了详细分工,确定了每个人的思考方向,实施“独立备课——交流说课——课堂上课——观课反思——调整设计——再次上课——再次反思——打造精品”的集体磨课制。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打造出来的课例研讨,达到了更优化,冲击精品课。本学期,本组教师z在区级活动中开出展示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zz等老师开出了《比尾巴》等3节精品课,质量优秀,得到了语文教研员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打响我校语文组在区里的名望。
三、开展学生活动,提升语文素养
本学期中,本组语文老师积极配合教务处,抓好“金秋读书节”活动,切实推进“儿童阅读”工程。以第六届金秋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实施“小文学家”培养系列工作,开展国学经典阅读,培育出一批校园“小文学家”,全面提升全校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邀请了区“爱阅读“推广团的李丽珍、方晓霞老师来我校举行课堂阅读导读课的观摩,进一步有效地引导教师们展开课外阅读的指导。
总之,在本学期里,我们语文组的中青年教师处处带头垂范,新上岗教师敢于大胆创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教学设计、课题、案例屡获市区级十几项荣誉,奠定了我们语文组的雄厚基础。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如教研组活动开展得还不够扎实,在许多具体工作环节上缺乏创意。不过我们相信,只要全校上下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总结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更好。
文档为doc格式